什么是生态农业?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根据生态系统内有生命的生物群体与无生命的环境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一个综合型的生产结构,在这个生产结构中植物通过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过程,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光、热、水、气和养料,二部分通过植物转化后,又归还给环境;一部分为植物体积蓄、贮藏。这些贮藏的能量和物质,因动物吞食而转移到动物体内;动植物的残体被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分解,复杂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质,重新又回到环境中,为植物再一次吸收利用,这就是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转移过程。在我国广东、浙江等地,农民利用生物互生互养的原理,建立起田塘生态系统。他们挖塘养鱼,在塘面上种桑,利用桑叶养蚕,再用蚕沙喂鱼,含有鱼屎的塘泥作肥料还塘基,形成一个闭合的生态链环,称为“桑基鱼塘型”生态系统。在这个食物链中,桑树是生产者,蚕是一级消费者,鱼是二级消费者,鱼塘中的微生物则是分解者,物质在其中周而复始地循环,生生不息,废物得到了全面的利用。
现在国内外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总的精神就是要求农业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善于遵循自然规律,立足今天,放眼未来,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
有人对我国的生态农业提出一种观点:切实根据生态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实行无废物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清洁产品。既有效地利用机械设备、化肥、农药,又尽量减少其污染影响,也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的经验,力争实现绿色植被最大,生物产量最高,光合作用最合理,经济效益最好,生态平衡最佳等目标。
生态农业并不排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所以可能获得较高产量。它比较注意生态平衡,做到山、水、日综合利用,在施肥上看重有机肥料,在病虫防治上注意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减少农药污染。所以我国大多数农业科学工作者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只有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才能避免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在产出大量优质产品的同时,也可望建立一个优美宜人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