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是属于哪个市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莒南县隶属山东省临沂市。
莒南县位于临沂市东部,地理坐标东经118°33′29″—119°06′06″,北纬35°00′15″—35°23′49″之间。东邻临沂市临港产业区,南接江苏省连云港市,西与临沂市河东区毗邻,北与日照市莒县相接。东西57公里,南北42公里,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
莒南历史厚重,人文璀璨。西周时属向国,东周时属莒国,秦、隋时随莒国划入琅琊郡莒县,唐时属河南道密州莒县,明代属青州府莒州,清代属沂州府莒州。这里是古代莒国的发祥地,流淌着龙山文化4000余年的灵气和血脉,培育形成了辉煌灿烂的莒文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
莒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莒南近海临港,地处青岛港、董家口港、日照港、岚山港、岚桥港、柘汪港、连云港等沿海七大港口的强辐射区,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处于鲁南经济带和半岛蓝色经济区交汇位置,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西周时莒南地域属向国。东周时向国为莒国所灭,莒南地域属莒国。秦时随同莒国划入琅琊郡莒县。西汉时属高乡县,高乡县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东汉时郡改国,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莒县。
曹魏时莒南地域中部和东部属青州城阳郡莒县,西部沭河两岸狭长地段(即今王家沟乡、石莲子乡、道口乡、刘家庄乡、官坊乡、相沟乡及板泉镇一带)属徐州琅琊国开阳(今临沂市)。
西晋时莒南地域大部属徐州东莞郡莒县,沭河以西部分属徐州琅琊国开阳县。东晋十六国时莒南地域依时间顺序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东晋、南燕,均隶属于东莞郡,并以郡代县,独南燕时郡县分治,莒南地域属东莞郡莒县。
刘宋时莒南地域属徐州东莞郡莒县,明帝(公元465年至公元471年)失淮北后,莒南地域归元魏,属南青州东莞郡莒县。高齐时莒南地域属南青州义塘郡怀仁县。宇文周时属莒州义塘郡怀仁县。
隋时属沂州(琅琊郡)莒县。唐时属河南道密州莒县。五代时沿唐制,仍属河南道密州莒县。北宋时属京东东路密州莒县。金时属山东东路莒州莒县。元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莒县。
明代莒南地域大部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莒州。莒州区划为5乡、2镇、13店,2镇中的十字路镇属莒南现行区划,13店中的朱陈店(大店)、筵宾店、高埠店(坪上)属莒南现行区划,5乡中的沭阴乡和筵宾乡的南部属莒南现行区划。
另莒南现行区划中的板泉、相沟、刘家庄、官坊等乡(镇)及岭泉乡南部、十字路镇西部、洙边乡西部属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
清代莒南地域多部属山东布政司沂州府莒州。清初莒州割5乡为20牌,牌领社,20牌中属莒南现行区划的有望仙、泉子、朱芳3牌全部和柳沟、相娄、朱车3牌的一部分。
另外,莒南现行区划中的板泉镇、官坊乡、刘家庄乡、相沟乡和岭泉乡南部、十字路镇西部、洙边乡西部属沂州府兰山县临沭乡。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兰山县临沭乡析为东潘、南河村和板泉崖3个乡区,原属兰山县临沭乡的莒南县现辖地域此时属兰山县板泉崖乡区。
民国时期,莒南地域随莒县和临沂县先后属岱南道、济宁道、琅琊道、山东省政府。民国18年(1929),莒县划为10个区。民国20年(1931),区下设332乡镇,10区中九、十两区的全部和七、八两区中的部分乡镇属莒南县现行区划。
另外,民国时原兰山县的东潘、南河村和板泉崖3个乡区合并为临沂县第五区,因而原属兰山县板泉崖乡区的莒南县现辖区域改属临沂县第五区。
1940年3月,莒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莒南地域的大部属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西南部仍属临沂县第五区。5月,设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莒南行署,在莒南地域代行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职权。同年9月,莒南行署撤销,改设莒南视导处。
1941年1月1日,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隶属于滨海区各县联合办事处。8月,隶属于滨海区专员公署。1943年6月,隶属于滨海区专署第三行署。1945年4月,隶属于滨海区行署第三专署。1946年7月,隶属于滨海专员公署。
1948年7月,隶属于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署。1949年7月,隶属于滨海专署。1950年4月,隶属于沂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3年8月,隶属于临沂专区。1968年3月,隶属于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隶属于临沂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临沂地区改地级临沂市,仍属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莒南县
参考资料来源:莒南县人民政府-莒南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莒南县人民政府-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