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类让动物杂交?目的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应该不少人对生殖隔离也有所了解,曾经前苏联科学家也曾因为人猿杂交实验曝光而臭名昭著,主要就是这样的行为的确违背了伦理道德,因为他的实验对象是人和类人猿、黑猩猩之间进行,好在这些实验并没有成功打破生殖隔离的局限。相信应该大家还没忘记之前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尽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个孩子的出生,的确证明了某些疾病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来干预,但却没有人可以预估会不会产生其他连锁反应。
在给杂交动物命名的时候,刚好与人类管用男性姓氏来继承血统有所不同,杂交动物的名字会把雌性亲代的名称放到前面,而紧随其后的才是雄性亲代的名称。大家都知道,马的耐力很好,也能够长时间身负重物行走,但马却没有驴大多数时候都脾气温顺、且不容易生病的特点,它们同为马科动物,又皆为马属,只不过是两个不同的种。
古语有云: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但总有人会试图打破这样的现状,于是才有了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时期,人类圈养各种动物的目的除了杀了吃肉以外,很重要的一个用途就是让两个不同亚种进行交配,然后得到一个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新动物,比如刚刚说到的骡子,而它的全名其实是马骡,因为这个杂种是母马和公驴进行杂交的产物。
客观来说,人类给动物杂交当然违背自然规律,但人类社会几乎无处不在违背自然规律,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服务。比如,社会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阻止了病毒蔓延到世界每个角落,众多国家的人口预期寿命都从多年前的四十多岁提升到现在的七十多岁。而日常生活中的产检、疫苗和救治等行为,其实都是人类在对抗自然规律的具体表现,但这也是我们人类在长久繁衍生息基础上保证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
骡子是比较常见的杂交动物,但是尽管它们的数量在杂交动物群体中还算比较大的,但由于生殖隔离的原因,它们绝大多数母骡子都没有生殖能力,而公骡子则完全没有生殖能力。而所谓的生殖隔离,其实就指的是杂交后代要么不能活到性成熟阶段、甚至是连合子都无法形成,要么不能生产出可育性后代,要么可育后代的下一代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存活。
杂交是发生在不同亚种之间,而当研究人员让动物进行杂交的时候,一定是具有系统性、计划性的去实施,而被选作杂交动物的双亲有需要来自两个没有关联的近交系。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近交系动物是什么意思,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近交系动物的近交稀树在98.6%以上,特就是说已经至少连续20代是连续性的亲自或同胞交配,它们的基因会进化到高度稳定和纯合的状态。其实,现代遗传学、免疫学和肿瘤学这些领域的发展,都跟近交系动物的育成有很大关系。而杂交动物的生活能力,以及抗病能力都会比近交系强得多,只不过绝大多数杂交动物的共性都是没有生殖能力。
当然,除了专门用于农业生产和医学研究的杂交动物以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杂交动物,比如有雌性宽嘴海豚和雄性虎鲸杂交后产下的鲸豚,美国夏威夷的一个海洋公园里就出生了一条具有生育能力的虎鲸,它的名字就叫做可凯马鲁。相信狮虎兽应该是杂交动物中具有较大知名度的一种了,但实际上它们也有两个不同的类型,其一是雌性老虎和雄性狮子交配的产物,其二是雄性老虎和雌性狮子交配的产物,尽管雌性狮虎兽可能有繁殖能力,但雄性狮虎兽却都没有生育能力。
总而言之,人类在进行各种动物杂交实验的时候会有不同目的,有的是为了给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有的是为了进行更多无法在人类自身进行的科学实验,只有部分人员是为了获取既得个人利益而进行动物杂交活动。现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原因就是这些物种已经存在群体灭绝的风险,研究人员进行正规实验的时候,同样也不会将这些物种作为实验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