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东京、南京、西京、北京分别是哪儿?

东京、南京、西京、北京分别是哪儿?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一、东京——最早的东京,指的是洛阳。虽然她很早就被作为都城,但真正被称作“东京”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在北周平齐后,升洛阳为东京,置六府官,号东京六府。隋朝时,又被称作东都。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东都又被改成东京。

辽金时期,分设多个都城管理国家。它们所设的东京在今天辽宁省辽阳市。

二、西京——西京在不同时期,对应的也是不同地方。最早的当然是和东京洛阳并称的西京长安,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曹魏黄初二年,长安称西京。隋唐时期,京都长安有时也称西京。到了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改凤翔为西京,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

而北宋时期的西京却是相对东京开封而言的,这时的西京指的是河南府,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夏的西京为西平府,在今宁夏灵武市。辽金元三朝西京为大同府,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其实在民国时期,曾拟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建陪都,甚至直接更名西京市。

三、南京——最早的南京,指的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见于曹植《汉二祖优劣论》中。但并无官方改名称呼,可能是一种别称叫法。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置南京,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但所立时间很短,不到三年。宋朝南京为应天府,在今河南商丘。

辽国时期南京为析津府,在今天的北京。而金灭北宋,后迁都开封府,定开封为金代的南京。明朝南京即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

四、北京——最早的北京,同样是唐肃宗时期所置,在今天的山西太原。北宋时期,最初的北京是一个很大的行政区划,下辖十二个县,范围包括山东省德州和聊城、河北省邢台和邯郸、河南省安阳三省五市。后来庆历二年(1042年),建大名府为北京,在今天的河北大名。

辽时期没有北京一词。但有上京,意思上和北京差不多。其上京在临潢府(今赤峰市林东镇)。金时期上京为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大定府为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

东京、南京、西京、北京分别是哪儿?

宋朝建立初,沿五代旧制,以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为东京,盖有意以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为西京,其后未果。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吕夷简以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驻跸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亲征契丹,奏请大名府为北京。后以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为西京。

1、东京开封府——东京城内有四条宽阔笔直的大道,称作“御路”, 作十字形相交,分别通向外城的南薰等四正门道旁有人行道、水沟及绿化地。从大道又分出若干纵横交错的道路,多呈直角相交, 将城区划分成若干方格形称作“坊”的居民区商市则设于内城宣德门至州桥以东的潘楼街土市子及相国寺一带。

以后随着城市商业的发达,坊与市的界限被突破,商店多沿街设立,城东南汴河东水门沿岸的市区,竟延伸至七八里以外,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即描绘了这一市区的繁荣景况。

2、南京应天府——南京(今商丘)是赵宋王朝的发祥之地,坐落在南京(今商丘)的鸿庆宫在赵宋宗庙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鸿庆宫重新修建后,奉安了太祖、太宗和真宗的御容。

北宋在都城及一些重要地方多建有神御殿,但多数只有一位或两位皇帝的御容,而南京的鸿庆宫则同时奉安了三位圣君,由此可见鸿庆宫在北宋宗庙中占据着原庙的重要地位。南京(今商丘)作为赵宋王朝的潜龙之地,有着其特殊政治地位。

3、西京河南府——五代时期,从洛阳本身的城市演变来考察,时或首都,时或陪都,大体上保持着都城的地位,所以在唐末破坏之后,不断地有所恢复,已非长安可比。正因为如此,北宋一代,把这个陪都的地位摆在北京(河北大名)之上,继续加以扶持,使洛阳在全国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关于这一时期洛阳城市的具体面貌和特征。

北宋洛阳园林,首推曾任宰相的富弼家的园子。李格非说:“独富郑园最为近辟,而景物最盛。”董氏“以财雄洛阳”,其家建有东、西二园,虽荒芜不治,而其规模“尚足称赏”。东园北向,入门有栝树,粗有十围,并有亭台喷池等。

归仁园以归仁坊而得名,尽一坊之地,“广轮皆里余,北有牡丹、芍药千株,中有竹百亩,南有桃李弥望。

唐丞相牛僧儒园七叶桧其故木也,今属中书李侍郎,方创亭其中。河南城方五十余里,中多大园池,而此为冠”。洛阳城内120坊,这个归仁园竟独占一坊,所谓城内“多大园池”,那么园林在城市内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

4、北京大名府——大名府城始建于唐僖宗中和(881年—884年)年间,为魏博节度使乐彦桢就西城外旧堤筑罗城,周长80里。至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对大名城廊进行了增修,改名为北京。

当时主要是增修了内城和外城,修内城为宫城,周长1.83公里,修筑的外城周长为24.3公里。宫城南有三门:中为“顺预门”、东为“省风门”、西为“展义门”;东有东安门;西有西安门。作为都城:第一次是五代唐(后唐)的时候,在这里当政的第一个皇帝是李存勖。他是和后梁(亦称朱梁)长期战争中,于公元923年(即后梁末帝龙德二年)4月在魏州(即大名)登上皇帝位的,国号大唐(即后唐),年号同光,建都魏州,都名东京。

他以魏州府舍为宫殿取名“兴圣宫”。同时,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把县衙在魏州城里的元城县改名为兴唐县,贵乡县改为广晋县(元城、贵乡两县都是现在的大名县)。那时后唐已有十三个节度、五十个州。当年灭朱梁,从东京(大名)移都洛阳。

同光三年(925年)改东京名为邺都。第二次是北宋宋仁宗时期。公元1042年,即宋朝仁宗庆历二年的时候,在宋朝的北方有个强国辽——契丹。他集结重兵于幽、蓟一带,即现在的北京以东蓟县、通县、唐山之处,声言南下攻宋。

这个消息,使东京(今河南开封)惊慌异常。宋朝廷召集东京的文武官员紧急商量对策,有三派不同的意见:一是逃跑派,他们主张避开契丹的锋芒,把京城从开封往西迁到洛阳;一是主和派,他们主张派员去契丹求和,无非是割点地、赠点金,讨个和平局面;另一派是吕夷简,他主张迎敌北上,建大名为北京,敌如南犯,就御驾北京亲自指挥抗战,打他个头破血流。

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主张,遂于庆历二年五月把大名建为陪都——北京。

参考资料:北宋四京-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