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陈安之成功学究竟如何?

陈安之成功学究竟如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陈安之成功学究竟如何?

我认为,陈安之关于成功学的讲授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进一步探讨。管中窥豹,难免片面和疏漏:

1.如果只是单纯地迎合自尊型人格的需要,而没有向自我实现引导的内容,这就在人的成长上留下了局限。在自尊型人格阶段,人们的境界主要是处于功利境界,在成就动机高涨、积极进取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倾向,甚至会陷入拜金主义的泥坑。从这个意义看,片面注重企图心的演讲不仅有不足,而且还有一定的副作用,也就是在某种程度上会助长当前在大陆本来就已经很严重的浮躁病。

2.陈安之所讲授的成功学内容偏重于“财富成功学”,它对于经商的人,想当企业家的人有一定作用。对于理想是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其影响力和适用性就大大减少了。单纯的财富成功学容易造成一种偏向,即仅以财富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真正的成功应该是整体人生的成功。

3.在课程中常常有这样的问答:“你的目标是多少?”学员回答:“1000万!”这时候,陈安之往往会批评回答者:“太少了!目标只有1000万,就肯定达不到1000万!”按照他的逻辑,目标越高越好。于是,有好多人都把自己的目标定为亿万富翁。

尽管陈安之能使许多人觉得自己可以做亿万富翁,但显然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亿万富翁。如果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目标,就容易从希望的颠峰跌入失望的谷底。这种落差对心理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可怕的。

4.陈安之课程具有特色的内容是激励。但他的课程仅从激励角度来看也有片面性,其效果往往只有暂时提高企图心的作用,治标不治本。他常常在课堂上要一些学员挥舞着拳头,大声叫喊:“我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但是,无论他们的音量有多大,无论他们的情绪有多激动,其人格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5.陈安之在上课时,喜欢这样发问:“在座的学员中有谁听了两次以上的?”“有谁听了三次以上的?”“有谁听了……次的?”——他这样发问,有多种好处,至少了解了听课对象状况,也给自己的头上增添光环。在这次总裁班上,他又这样问了。于是,人们开始举手。刚开始,问“听了两次请举手”的时候,200多人中有大概有30人举手。

当问到“听了七次请举手”的时候,只剩下了2位。这两位已经上了七次的人,尽管我是第一次见到,但有人在头两期见过他们。据他们的观察,其中一位听了七次的人在发言上、状态上与以前并没有什么变化和差异。他们总是积极举手,但发言时却常常抓不住要领。这些人似乎并没有完全吸收、消化所听的内容,他们之所以喜欢听陈安之的课,似乎是需要由此来维持一种兴奋状态,而这恰恰是陈安之最擅长的课堂效果。

我曾经询问一些曾几次参加陈安之课程的学员,听了后到底有什么收获,个别人的表情竟然是一种茫然。于是,我不由得想到了“陈安之依赖症”这个概念。

6.陈安之的成功,主要是讲课现场效果的成功。他的课程具有强烈的商业气息,其主要价值取向与其说是育人,不如说是赚钱。他所做的事情与其说是搞教育,不如说是“卖课”。他的成功,与其说是在教育上的成功,不如说是在商业上的成功。

7.他的课程的现场效果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说好。几次上他的课程,我很少直接在课堂上听见有人对他的课程表示不满,但在三天的“总裁量产班”上却不是这样。课程还在进行期间,我就听到了学员的埋怨声。我认为,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是因为这次培训班名为“总裁班”,收费高达6000元,使学员有很高的期望值,但实际内容却与想象的有差异。

8.陈安之具有非常出色的敏感性,是一位富有才华的演说家,但如果把他的现场演讲去掉,只通过他的书来了解他的成功学,他的书和理论都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例如,北京有一家搞培训附带卖书的大公司,在2001年8月的一个有600人的成功培训会上,在没有陈安之在场的情况下,他的2001年6月新出版的《21世纪超级成功学》只卖出了3本。

9.在“总裁量产班”上,陈安之安排大家做了一个游戏。这游戏玩的是如何能够赚更多的钱。学员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展开竞争,看谁得的分数多,也就是赚的钱多。

游戏玩到最后,采取抢、改、破坏等各种手段的人都有,把一切规则都破坏了。在大家最后总结的时候,不少人悟出的道理是如何突破所有法律、道德、伦理的界限,不择手段地去达到赚钱的目的。也就是如何做到“厚”、“黑”二字。陈安之总结性地解释说:市场经济是没有任何道德和规则可言的。

我感到,他的这些观点十分可怕。应该承认,这在某种意义上又是现实。因为在现实中,有不少的人本身就是这样做的。在全面的人格素质没有跟上,在环境和其他条件没有保证的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仅是欲望和企图心膨胀,这往往会导致其道德行为的滑坡。我曾经见过他的学员,给我留下了状态亢奋,考虑问题不择手段的印象。

10、从我的人格三要素理论来看,陈安之的课程强调了意志力和智慧力,相对忽略了道德力。尽管他也涉及到了道德力的作用,甚至偶尔也提到“感恩”,但只是停留于表面,语焉不详,他的课程总体上使人觉得缺乏“魂”,更谈不上终极关怀。

道德力在从自尊型人格向自我实现型人格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些上过陈安之课程的学员之所以会出现浮躁、急功近利的情况,产生从自信到自卑的心理落差,甚至出现“陈安之依赖症”等情况,这与陈安之课程的人格定位不无关系。

有人曾经问我:“陈安之到底有多深?”我觉得,这是一个我难以回答的问题。陈安之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说自己一年要读500本书。他无疑还在继续成长,他的状态使我觉得他有可能有更深的东西,但在他没有表现出这些“更深的东西”之前,这仅仅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