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十面埋伏是哪十面?

十面埋伏是哪十面?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十面埋伏是哪十面?

十面埋伏和十里埋伏意思一样. 顾名思义“十面埋伏”是四面八方广布伏兵的意思,表现一种不可逆转的军事态势。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这场战争。 汉高帝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使者命韩信、彭越与自己在固陵会师,联合追击项羽。此后的作战形势,基本上构成了对项羽军“十面埋伏”的战略包围。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五、六十万汉军重重包围,项羽十万楚军节节败退,退至距彭城东南八十公里的垓下时,就寸步难行了。 通过三年多的楚汉相争,汉王刘邦终于取得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此刻,项羽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刘邦军的进攻捷报频传。 垓下战场,杀声震天。两军拚搏,你死我活。著名的“十面埋伏”的战争就这样展开了。 有的学者认为,“十面埋伏”发生在徐州的城厢。因为《水浒传》中分明写着:“九里山前摆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所以时至今日,徐州人仍然认为城北“九里山”为汉兵“十面埋伏”的战场。在“九里山”的山上,曾经有“磨旗石”,传说是刘邦的大将樊哙插旗、指挥军队的地方。在“九里山”的山下,有村名“八里屯”,传说是汉王屯兵的地方。而徐州的城东,有一座子房山,相传,是以刘邦的大臣张良的名字命名,张良在这儿深夜吹箫,瓦解了楚军斗志。 有人认为,“十面埋伏”功归韩信,因为中国的那支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又叫《淮阴平楚》。无论如何,这“十面埋伏” 都是对楚汉决战的历史再现。因为,《十面埋伏》 的琵琶曲又名《楚汉》,就是表现的 “楚汉战争”。 战争结束了,胜利者与失败者都已化为黄土,功过是非,荣耀屈辱也都过去。留下的只有后人的感叹:善用人者得天下;刚愎自用者只能落得悲剧的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