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意思是什么?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意思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1、意思:孔子说:“寒冷的季节到了,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后凋零的。”孔子以松柏不凋来比喻一个人品格志向坚定不移,经得住考验。后人遂以“松柏之志”代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2、出处:出自《论语·子罕篇》。

3、释义:

在《论语》中,孔子的这句话最富有诗意。 岁无严寒,无以知松柏:世无坎坷,无以知人杰。在寒冬飞雪之时,其他树木的枝叶早已凋零,生气消无,只右松柏傲然独立,青枝挺秀,无所畏惧。

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长,有坦途,有险峰,只有无所畏惧的勇士,才能笑傲面对,一往无前,达到无人之境,领略无限风光。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意思是什么?

扩展资料:

论语子罕篇读后感:

孔子平常很少讲“利”。所谓“利”,现代的观念每每就只对钱财而言,而在这里的内容,同时也具有“利害关系”的意思。

春秋战国期间,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国与国之外交,随时随地都在利害的观点上。我们知道中国的法家,荀子、韩非子,尤其韩非子有一篇《说难》,就谈到说话之难。

在春秋战国时候还没有考试,人要取得功名富贵、事业地位,多半要靠游说。所谓游说之士,并不是乱吹就行,必须要学问渊博,同时具备丰富的现代知识。

去见各国的领导人,拿出个人的特别见解,指出当时的利害关系,所谓动之以利害,取得人主的信任,就可荣获功名地位。所以这句话中“利”字的涵义,我们先要了解。对人“说之以利害”,几乎没有人不动心的,人生能做到对一切名利无动于衷,就是真正最高的学问。

由这一篇书看,孔子讲利害,只是很少讲。如果我们想象到一个圣人,绝对不讲利害关系,那也是过分地“高推圣境”,是绝不可能的事。